新闻中心

“中国白”走进巴黎 再现璀璨魅力

发布时间: 2014-11-10



联合国.jpg

徐思敏创作的《包容》礼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

10月14日,为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海洋年”活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凤凰卫视、泉州市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一日·重返泉州”系列活动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揭幕,向人们展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的风貌。

德化多宝堂艺术家徐思敏携三件复原德化窑瓷器代表作品《渡海观音》《宋代军持》《马可·波罗香炉》参与展览,此外,他还用三个月时间精心创作了一件瓷器《包容》礼赠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

联合国剪彩.jpg


“中国白”礼赠教科文总干事

10月14日下午4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在巴黎总部会见了由泉州市委秘书长翁祖根率领的泉州市代表团一行。翁祖根向博科娃赠送了以其肖像为母本由徐思敏创作的瓷器作品《包容》(TOLERANT)。


联合国包容.jpg


    “《包容》的创作以‘中国白’为材质,历时三个月,其中蕴含了五个方面的内容。” 徐思敏介绍。

作品巧妙地融入了博科娃女士的生辰信息,博科娃女士(IRINA BOKOVA)出生于1952年7月12日,1952年恰好是中国生肖龙年,7月的代表性植物是荷;作品主体以翻卷包裹的荷构成了瓶的器皿,谐音“和平”,寓意包容,这正是博科娃女士坚持宽容、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的执政理念;雕塑头部为博科娃的美丽肖像,结合西方美女的身姿,服饰采用柔美的丝织品,与柔美的荷瓶相协调,人物右手举至胸前掌心向外,表达拒绝伤害、拒绝歧视,左手微曲向下掌心向外,象征宽容和扶持弱小;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古称鲤城,有鲤鱼化龙的美好故事,因此鲤鱼化龙元素寓意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存与繁荣进步;海水则象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海洋文化和“上善若水”的高尚道德。

听完徐思敏对所赠作品《包容》的介绍之后,博科娃非常高兴。她说:“very beautiful! Thank you very much!(很精彩,我很喜欢,非常感谢!)”说完,欣然与翁祖根、徐思敏合影。


联合国见面会.jpg


  东西方对话促进艺术交流

10月15日上午,凤凰卫视安排了一场多宝堂艺术家徐思敏与法国雕塑家、画家艾德文·瑟尔(Hedva·Ser)的东西方艺术对话活动。

瑟尔兴致勃勃畅谈了她的当代艺术雕塑创想,介绍了教科文组织赠给彭丽媛的她的作品《TREE OF PEACE》(和平之树)。徐思敏则畅谈了德化窑瓷器的历史、艺术特色以及对欧洲艺术的影响,介绍了他这次为博科娃创作的作品《包容》。

经过交谈,双方发现,他们对艺术的创想竟异曲同工、不谋而合,都是弘扬教科文组织理念、捍卫宽容精神以及通过艺术促进文化交流。

联合国作品展出.jpg


 
 三件国宝复原作品闪亮巴黎

“中国一日·重返泉州”系列活动通过50余幅照片以及德化窑陶瓷、木偶、木雕、石雕等作品,全方位展示泉州的历史文化地位和当今文明遗迹。

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2002年,教科文组织将泉州确认为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

多宝堂近年来致力于“中国风·瓷计划”,推行“国宝复原·德化窑”。《宋代军持》《马可·波罗香炉》《渡海观音》都是德化窑“中国白”瓷器的顶级珍品。多宝堂对其进行鼎力打造,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程的杰作。

“这几件作品入选时,泉州市政府先把图片传到巴黎,法国人一见,一眼就认出这是‘中国白’,因为早在明朝时期,‘Blanc de China’就是法国人赋予德化白瓷的爱称。”徐思敏说。

此次,这三件国宝复原的作品漂洋过海到巴黎教科文总部展出,其精巧典雅的造型、高超精湛的技艺以及温润明净瓷质再一次引起轰动,令法国人啧啧称赞,也再次展现了“中国白”璀璨的艺术魅力。